• 您的位置:公司首頁 » 新聞中心
    Phone:89602540   QQ:258784458

    垂直綠化工藝類型及分析

    發布日期:2020-06-09  來源:

     

     垂直綠化是通過在建筑物室內外墻壁栽植各種植物來綠化和美化墻體,營造一種局部的自然生態氛圍。泛指用攀援植物或其它植物裝飾建筑垂直面或各種圍墻的一種垂直綠化形式,以達到美化和維護生態的目的。

     
    墻面綠化是一種有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舉措;是應對城市化加快、城市人口膨脹、土地供應緊張、城市熱島效應日益嚴重等一系列社會、環境問題而發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與傳統的平面綠化相比,墻面綠化有更大的空間,讓“混凝土森林”變成真正的綠色天然森林,是人們在綠化概念上從二維空間向三維空間的一次飛躍,將會成為未來綠化的一種新趨勢。
     
     

     
    滯塵與殺菌:綠色植物在太陽的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釋放大量的氧氣并吸收二氧化碳,同時對空氣中各種塵埃、細菌及有害有毒氣體有阻擋、過濾和吸附作用。
     
     
     
    提高綠化率,豐富景觀:豎向綠化不占用地面積,對基地內綠化率有利,可形成豐富的場地環境,同時也會形成比較別致生動的建筑立面類型。
     
     
     
    減少噪音:通過吸附與反射,可以將26%的室外噪音聲波吸收。
     
     
     
     
    二:垂直綠化工藝類型
     
    (1)鋪貼式墻面綠化
     
    原理:
    鋪貼式墻面綠化又稱墻面種植,即在墻面直接鋪貼生長基質或者模塊,與植物形成一個墻面種植系統與植物組成的栽培平面系統或者是采用噴播技術在墻面形成一個種植系統。
     
     
    特點:
    1. 可以將植物在墻體上自由設計或進行圖案組合;
    2. 種植系統直接附加在墻面,無須另外做鋼架;
    3. 系統總厚度薄,只有10厘米至15厘米,
    4. 鋪貼式種植系統還具有防水阻根功能,有利于保護建筑物;
    5. 系統可運用自來水和雨水澆灌,降低維護成本;
    6. 延長其壽命;易施工,效果好等。
     
     
    結構組成:
    鋪貼式墻面綠化系統主要由防水層,生長基質層,灌溉系統以及植物層組成。
     
    施工方法:
    1.在墻面鋪設防水層, 
    2.架設隔板支架;
    3.鋪設種植介質;
    4.穿插安裝供營養液/水系統。
    5.在墻體表面設計綠墻圖案,按照圖案顏色材質選擇植物。
    6.種植植物。
     
     
     
     
    其他施工方法:
     
    1.噴播利用特制噴混機械將土壤、肥料、強吸水性樹脂、植物種子、粘合劑、保水劑等混合后加水噴射到巖面或建筑表面上的技術,常用于護坡種植。在日本, 已經有將混有植物纖維的吸水混凝土直接用于樓房的墻面。
     
     
     
    2.種植塊用陶瓷材料燒制或用塑料等其它材料制成的空心磚砌墻,磚上留有植生孔,磚體內裝有土壤、樹膠、肥料和草籽等混合物,還可在磚體內設置微灌系統,利用植物趨光性原理,磚體內花草從磚面植生孔生長出來從而覆蓋墻面。
     
     
    (2)布袋式墻面綠化
     
    原理:
    布袋式墻面綠化是在鋪貼式墻面綠化系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更為簡易的工藝系統。由直接鋪設在防水墻面的軟性生長載體和內含植物以及生長介質的布袋組成。
     
     
     
    特點:
    1.施工簡便、造價較低;
    2.透光透氣性好;
    3.能充分利用雨水澆灌,
    4.適宜小型的室內裝飾,也可以大面積應用;
    5.除建筑墻面綠化還可以運用于邊坡治理及水土保持壁面上應用。
     
     
    結構組成:
    布袋式墻面綠化系統主要由防水層,植物生長布袋,灌溉系統以及植物組成。
     
     
     
    施工方法:
    1.在墻面鋪設墻面防水層;
    2.在墻面防水層上直接鋪設軟性植物種植袋,如毛氈、椰絲纖維、無紡布等;
    3.在種植袋內種植植物;
    4.然后將內裝植物及生長基質的布袋縫制在植物生長載體上,也可在布袋基質內混入植物種子實現墻面綠化。
     
     
     
     
     
     
    (3)垂吊或攀爬式墻面綠化
     
    原理:
    將特制的植物牽引絲裝訂在墻面上,引導植物的生長。對植物的生長方向起到可控性,對墻面的造型起到了很好的補充和裝飾,與分段式垂直綠化結合使用的較多。
     
     
    特點:
    1.簡便易行、變化靈活、造價較低、
    2.透光透氣性好,
    3.能利用雨水澆灌,
    4.綠化植物存活時間較長,
    5.管理成本低。
     
    種植槽在墻面底部,攀爬植物沿牽引支架生長覆蓋墻面
     
     
     
    墻面上橫向鋪設種植槽,植物種植在槽內,垂吊植物自然生長覆蓋墻面。
     
     
     
    墻面上垂直向鋪設種植槽,植物種植在槽內,攀爬植物沿牽引支架生長覆蓋墻面。
     
     
    結構組成:
    垂吊或攀爬式墻面綠化系統主要由防水層,垂直或者水平種植槽,灌溉管道以及植物組成。
     
    施工方法:
    1.方法一在墻底部設置種植池,架設攀援支架,種植攀援類植物。
    2.方法二沿墻面的垂直方向建筑組合式花槽,把包含底槽托架和多單元連體的花槽依次固定在墻上,槽內裝栽培基質。選植灌木、花草或者蔓生性強的攀援植物。
    3.方法三沿墻面的水平方向鑲嵌栽植板形成栽植槽,在墻面上設置好栽植槽后,選植灌木、花草或者蔓生性強的攀援植物。
     
     
     
     
     
    (4)骨架式墻面綠化(擺花式)
     
    原理:
    在不銹鋼、鋼筋混凝土或其它材料等做成的垂直面架中安裝盆花或直接在建筑墻面上安裝人工基盤實現墻面綠化的形式。
     
     
    特點:
    1.拆卸方便
    2.植物種類選擇較多
    3.適用于臨時墻面綠化或立柱式花壇造景。
     
    結構組成:
    垂吊或攀爬式墻面綠化系統主要由支撐結構,種植容器,滴灌溉管道以及植物組成。
     
     
    施工方法:
    與模塊化綠化相似,是一種“縮微”的模塊式,安裝拆卸方便。人工基盤種類較多。
    1.在墻面架設人工支架。
    2.在支架上裝入各種各樣的栽培基質基盤或者花盆,基盤有卡盆式、包囊式、箱式、嵌入式等不同種類。
    3.設置灌溉系統,一般使用滴灌或霧噴,通常是在人工基盤接入微灌設施以減輕管護壓力。
    4.植物可以預先種植在栽培基盤內,也可以之后植入。
     
     
     
     
     
     
    (5)骨架式墻面綠化(V型板槽式)
     
    原理:
    V型板槽式墻面綠化是在擺花式墻面綠化、攀爬或垂吊式墻面綠化的基礎上衍生而成的墻面綠化類型。最大的區別是固定的V 形板槽代替了墻面栽植槽、人工基盤(或花盆)。
     
     
    特點:
    1.施工簡便靈活,造價低;
    2.植物種類選擇較多,可組合栽培灌木,花草,以及攀爬型植物。
    3。灌溉方式多樣, 可澆灌也可微灌。
     
     
    結構組成:
    垂吊或攀爬式墻面綠化系統主要由支撐結構,V型種植槽,植物生長基質,滴灌溉管道以及植物組成。
     
     
    施工方法:
    與擺花式相似,直接固定在支架上的V型種植槽代替了種植基盤或者花盆。
    1.在墻面架設人工支架。
    2.在支架上按適合的距離安裝V型板槽。
    3.設置灌溉系統,一般使用滴灌或霧噴。
    4.最后在板槽內放置生長基質,并種植植物。
     
     
    (6)骨架式墻面綠化(種植盒模塊式)
     
    原理:
    利用模塊化構件種植植物實現墻面綠化的形式。綠化模塊是由種植構件(盒)、種植基質和植物三部分組成。作為容器的種植構件,需滿足植物生長的必備條件,固定植物的根系、蓄水、排水、空氣循環以及和建筑之間的懸掛固定等要求。
     
     
    特點:
    1.綠化植物壽命較長;
    2.適用于大面積高難度的墻面綠化;
    3.墻面景觀營造效果好,可以設計組合多樣化圖案;
    4.方便維護替換種植模塊; 
    5.適宜各類灌溉形式:噴霧,澆灌和微灌。
     
     
    結構組成:
    垂吊或攀爬式墻面綠化系統主要由種植盒體;盒體內澆灌通路;固土隔片;種植土;植物;表面固定網片;背部固定懸掛條。
     
     
    施工方法:
    1.材料加工:種植盒體及配件生產;種植盒體組裝、編號;植物種植;綠化模塊養護成景;種植開始前,先在地面放樣(完全按照綠化墻面圖案放樣);每個綠化模塊的種植完全按照編號的圖案進行種植;植物種植完成后,按照綠化模塊的編號,仔細檢查每個綠化模塊內植物的圖案,直到完全符合圖紙;
    2.綠化鋼結構制作安裝;
    3.澆灌及排水系統安裝;
    4.防水處理;
    5.綠化模塊安裝,綠化模塊安裝至墻面時再次核對模塊的編號,確保景觀圖案的準確。
     
     
     
    那,什么樣的植物才適合應用于垂直綠化呢?
     
     
    從生長環境選擇
     
      垂直綠化的選擇必須從建筑墻體的環境出發,首先考慮到滿足植物生長的基本要求,然后才能考慮到植物配置藝術。
     
      垂直植物墻主要處于室外,與室內植物墻相比,有很多優勢,如光線、空氣的流動性等,但是同時垂直綠化也存在更多的環境局限,由于建筑墻面的日照、溫度、空氣成分、風力等生態因子與地面明顯不同。不同樓層高度及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下生態因子也不同,因此要根據室外的的生態因子的要求選擇植物,以便達到預期的效果。
     
    由于建筑墻面夏季氣溫高、風大、土層保濕性能差,冬季則保溫性差,植物墻應選擇耐干旱、抗寒性強的植物。還要考慮到墻面特殊地理環境和承重的要求。
      植物應盡量選用陽性植物。植物墻建筑墻體的種植層較薄,為了防止根系對建筑結構的侵蝕,植物墻應盡量選擇淺根系及耐瘠薄的植物種類。盡量選用鄉土植物,適當引種綠化新品種。植物墻鄉土植物對當地的氣候有高度的適應性,在環境相對惡劣的時候,選用鄉土植物有事半功倍之效。
     
      針對特殊生存環境條件,室外垂直綠化植物的選擇應以耐旱、耐熱、耐寒、耐強光照、抗強風和少病蟲害的植物為主(特殊條件除外),而且,生長特性和觀賞特性穩定、可粗放管理、滯塵控溫能力較強。
     
     
    從植物品種選擇
     
     選擇垂直綠化的植物品種時,應以生長迅速、四季常綠、具有較高觀賞價值,能夠快速形成景觀效果的為優選品種。植物應根據環境功能、綠化方式和目的等選擇合適的品種,淺根、耐旱、耐寒的強陽性或強陰性的藤本、垂吊植物成為垂直綠化的首選。
     
     
    攀緣藤本
     
    攀緣植物有特化的氣生根,借助于這些附屬器官可沿墻攀爬,這類植物適合于樓房和磚質院墻的墻體綠化。主要有爬山虎、常春藤、凌霄花、美洲淩霄花、扶芳藤、紫花絡實、絡實、珍珠蓮、薜荔等。
     
    纏繞藤本
     
     
    纏繞藤本借助莖本身的纏繞特性向上攀緣,適合花架,開放式曲廊、柵欄式圍墻的綠化。主要有:單葉鐵線蓮、山木通、木通、鷹爪楓、雞血藤、常春油麻藤、寧油麻藤、南五味子、清風藤、千金藤、蝙蝠葛、忍冬、中國雙蝴蝶、圓葉蔦蘿、蔦蘿等。
     
     
    蔓生藤本
     
    蔓生藤本是指莖無卷須,靠莖的蔓生向上攀緣的植物。我國在園藝上早已運用于花架、開放式曲廊、柵欄式圍墻的綠化。大部分攀緣或蔓生藤本多用于護坡、廢棄地、屋頂等場所的綠化。主要蔓生植物有:木香、云實、小果薔薇、蔓長春花、紫藤、多花勾兒茶、雀梅藤、青江藤、苦皮藤...

    [ 在線留言 ]  [ 聯系我們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国产精品一级